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专升本专业介绍

发布者:人工智能学院发布时间:2021-04-11浏览次数:346

学院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现有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个,市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重点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工科专业被列为学校重点发展建设专业。学院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62人,正副辅导员1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校级教学名师11人,星级教师11人。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行业内知名企业阿里云、科大讯飞、大疆创新科技等均开展实践合作,并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在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能力竞赛等各类专业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特色

就业前景广阔,社会需求量大。本专业与阿里云合作,依托1+X认证培训,逐步构建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生态。通过引入阿里云的认证考试体系,培养学员基于阿里云产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数据等诊断业务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曾获“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学生曾获得世界头脑奥林匹克银奖、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培养方向

本专业分为“计算机软件研发及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方向。“计算机软件研发及应用”方向,利用计算机学科现有办学优势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集桌面、Web与移动应用于一体,通过与海外高校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从软件开发环境、工具、语言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具备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方向,根据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瞬息万变的特点,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融入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较为前沿的学科知识,通过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力争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与时俱进的人才。

主干课程

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与通信、微机接口与汇编语言、软件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桌面项目开发、Web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项目设计、数据分析与挖掘、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课程。

汽车服务工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2015年列为首批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中本贯通和高本贯通试点专业,2020年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针对生源特点“重应用、突技能”,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工学交替,依托嘉定国际汽车城、嘉定工业区的地域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特斯拉、阿里云、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实训合作,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对标德国行业标准,开拓德国(HWK)汽车服务工程技师海外培训,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专业朝着国际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发展。

培养方向

本专业依托德国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教育培训手段,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等手工业行会(HWK3+1联合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汽车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现代汽车检测设备和方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依托上海汽车嘉定和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优势,以学生能力为中心,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面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现代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车联网技术、汽车电器电控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控制、汽车评估、智能化仿真技术、汽车营销等。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学院机、电、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智能制造为主、电气控制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本专业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生可赴英、德、法等国外高校开展毕业设计或暑期培训,另已与法国亚眠电子与电子技术高等工程师学院签订合作意向,探索中法双学位及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为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能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及工业机器人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液压及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三维建模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焊接工艺及设备、机器人工装及末端执行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网络工程

专业特色

将专业技能、职业资格等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并组织参加各类专业相关比赛竞赛,培养学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网络工程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开展国际课程合作,满足条件,可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学习;达到相关要求者,可获得双学士学位;符合录取条件的本科生毕业后可攻读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硕士研究

培养方向

本专业设置有“网络工程技术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两个方向。网络工程技术应用方向,主要培养从事设计(中、小型网络)、组建、运营、维护与管理网络系统和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方向,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研发、分析、设计、项目管理、运维等工作,解决信息安全或相关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网络管理、数字通信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络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课程。

通信工程

专业特色

以讲授通信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光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同时课程安排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应用实践能力。以国际课程合作为专业发展方向与特色,开展双语教学,与英国高校合作开展暑期专业实习项目,与法国高校开展海外毕业设计项目。满足条件,可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学习,达到相关要求者,可获得双学士学位;符合录取条件的本科生毕业后可攻读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向

本专业设置有“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方向。物联网方向培养具备综合运用现代传感、信息处理、嵌入式和网络通信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物联网人才。移动互联网方向培养移动互联网平台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智能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产品的调试、诊断等能力,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可以从事各类信息、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分析调测、应用服务和维护开发等方面工作,“专通雅”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光纤通信、信号与系统、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信息论基础、通信电子线路、物联网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特色

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特色,与英国知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赫特福德大学开展国际课程合作,满足条件的学生可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学习,达到相关要求者,可获得双学士学位;符合录取条件的本科生毕业后可攻读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依托电信学科的基本理论,突出面向领域和行业的新技术,学习包括新一代智能设备、智能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知识,培养其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培养方向

设置智能电子技术应用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两个方向,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实践应用能力,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工作,“专通雅”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国际合作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国际合作课程)、通信原理(国际合作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息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感测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