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科普

发布者:人工智能学院发布时间:2021-03-06浏览次数:72


作为过完年开学的第一个月,同学们的钱包是不是都鼓起来了呢?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诈骗发生,人工智能学院自管部制作了高校大学生防诈骗科普,一起来看看吧!

  1. 借贷陷阱——校园贷

校园借贷陷阱目前主要是两类,一是本人借贷,二是身份借贷。

第一类的借贷分为私人和平台,主要宣传快速到账,面上号称低利息,引诱学生借贷。很多学生不对合同加以审查,容易陷入条文骗局,然后被诱导多平台互填窟窿,最后滚成巨利债务。

第二类的借贷主要是骗取身份信息,拿着一两百的好处费诱骗大学生交出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宣称借用身份信息办事,实则用于贷款。

  1. 刷单骗中骗——违法刷单反被套路

刷单等网络兼职通过海量平台推送,吸引了许多想要兼职赚钱的大学生。大体的套路就是,先交入伙费,再垫本金。还有骗子放长线钓大鱼,前几笔如约给付本金佣金,伪造一种既定的成熟伙伴关系,吸引你再次加大投入,最后见好就收,被骗金额有的高达数十万元。

  1. 冒充好友——转账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不法渠道盗取好友QQ、微信账号,通过发送邮件、截图形式编造车祸、购票等理由需要借钱、充值或汇款,有的甚至通过发送好友照片以降低被害人警惕性,从而被诈骗。

  1. 工作诈骗——兼职诈骗

大学生兼职几乎成了一种潮流,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这个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骗子套路层出不穷。许多非法中介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又挣钱心切,在收到了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然后又以各种名义推脱;更有胜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隐匿行踪,从此查无此人。

骗子套路多、下手狠,一旦入套,轻则误事上财丢面子,重则泄露隐私,影响征信,甚至被盗用信息背上巨债,牵连家人。为了防止大学生被骗,请大家牢记“六个一律”:

1、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除。

5、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看过了上面的科普,你是否已经对现在的诈骗手段有所了解了呢?赶紧趁热打铁,试试下面的练习题吧!

问: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在校园监控中心得以解决的?

A、饭卡盗刷案件          

B、寝室财务管理

C、车辆违规停放         

D、车辆丢失

问:想找兼职的小刘同学在QQ空间里看到有一则招聘网络兼职人员的信息,并主动和对方联系,表明工作意向后,对方立刻发来了工作流程。他了解到,这份在淘宝网上给商家“刷信誉”的工作非常清闲,无需押金,更不用坐班。而且对方承诺每刷一笔商品,至少有15元的收入。还承诺,每天至少可赚百元以上。小刘动了心,立刻刷了一笔500元的单,结果对方再也没有了消息。如果正想找工作的你遇到了这样的招聘信息,你应该?

A、主动忽略      

B、这种赚钱方式真轻松,赶紧去应聘

C、向招聘者提出疑问,万一拍下货品后卖家不退钱怎么办

D、先试试金额小的订单

问:你认为很多学生陷入校园贷,哪个不是其中的原因?

A、缺乏理财意识          

B、胆小怕被曝光

C、经济不能满足需求        

D、正义有担当意识

问:“校园套路贷”是怎么发生的?

A、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不轻易对外泄露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及个人隐私。

B、不能贪图小利而帮助别人“刷单”或提供贷款担保。

C、要保持一颗不攀比、不虚荣的心和清醒的头脑。

D、听信校园贷的宣传,认为只要立刻还钱就没事。

问:某日,小张QQ聊天时,同学小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两人聊了会儿天后,小刘称近期手头紧想借2000元,身上没有银行卡,让其把钱转到朋友账户上。因两人关系不错,小张赶紧转钱到指定账户,后来,小张发现小刘被盗号,对方是骗子。对于此种“冒充好友”的诈骗手段,以下识别方法错误的是?

A、视频可以复制,与QQ好友视频聊天中涉及借款,汇款问题时,如果视频内容是重复的画面,很可能就是诈骗。

B、让对方做个表情变化或动作以求证

C、直接转账

D、直接打电话联系对方求证

答案如下:

BADDC

结语:

做完防诈骗练习题的你一定已经熟练掌握诈骗的套路了!但如果已经被骗了,要记得及时告知辅导员,将损失降到最低哦,切不可因害怕被责骂丢脸而“讳疾忌医”,同时也要好好利用学校的安保设施,牢记学校保卫处咨询电话,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希望同学们做好防诈骗科普工作,为自己、为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添加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