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原名叶为询,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客家人,著名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叶挺曾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在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中写出著名的《囚歌》以明志。1989年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皖南事变后,叶挺同志被蒋介石羁囚于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恩施。
叶挺同志囚居恩施期间,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一面戒备森严,如临大敌,派特务以“勤务兵”名义进行监视;一面不断指示达官要人,前来游说劝降。叶挺同志大义凛然,予以痛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是时,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陈诚为了“软化”叶挺同志,曾亲以“老同学”之名,馈送奇缺之物,叶挺同志皆拒之不受。
陈诚没办法,只能来硬的,从生活上折磨叶挺同志,日给两餐,且为发霉之包谷与糙米。郊区杂草丛生,蚊虫成阵,连破旧蚊帐也不给予,迫使叶挺同志只好“赤膊抗蚊疟,睁眼等天明”(叶挺同志在恩施所赋诗句)。但叶挺同志始终不为所屈,常以“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自励。在艰苦环境中,他带领独生女开荒种地,饲养猪、兔、鸡、鸭,以己之汗水改善生活,没有为五斗米而折断自己硬朗郎的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没有趋炎附势,而是抬头挺胸做一个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