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锐理,辩论且思-----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徐婧老师期中辩论工作总结

发布者:人工智能学院发布时间:2022-11-28浏览次数:216

根据学校对中英文辩论训练的实施意见,为了调动22级新生的辩论兴趣、提升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体现天华的特色教育方法,丰富大学生活,22级辅导员徐婧以学校的意见三抓三坚持为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协调帮助新同学们进行辩论训练,下面是期中辩论训练概况总结。

.分组搭配,灵活调整

班级辩论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带班级为22级人工127人,人工225人,汽服22人,汽服中本贯通29人,共计103人,共计12个辩论组。为了使同学们的辩论训练顺利进行。在开展辩论训练之前,首先组织4个班级在晚自习进行小演讲比赛,并从声音大小,内容的准备程度和条理性,脱稿程度这几个方面给学生做了详细记录。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开口讲话能力,也可以发现每个同学的个性特征,思维灵活程度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能够方便给大家分组,通过这种灵活的分组安排,让同学们都能体会到辩论的乐趣。

.初期训练,循序推进

根据安排在第六周开展了全体辩论训练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向22级同学们强调了16年至今学校开展大一至大三辩论训练的意义、培养学生演讲表达能力、主动学习兴趣以及敏锐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工作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求职面试的能力都有极大的促动作用。细化了常态化训练,制定了每周的训练计划,配备辅导员助理和班助理下班级 进行一对多组指导,期间穿插对辩论要求和流程的教学,意在促进大一学生掌握中文训练技巧。

第七周安排同学们上台进行三分钟的经典阅读小演讲,每个人结合经典阅读章节进行剖析与朗读,意在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经典阅读中优秀的叙事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辩论稿中,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的表达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观能动性也被积极的调动了。

第八周要求辩论助理指导同学们根据辩题绘制思维导图,大家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也是一个破题专注的过程,每位同学自己动脑思考,了解辩题的意义,每个人口述出核心思想并且进行扩充,目前同学们都能够自主进行辩题的思考并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第九至十周进行的使破题,对于破题,首先还是先给大家进行基础的破题训练,如 不同种类辩题的辨认和如何提炼 辩题的主要中心思想等。

其次破题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同学们对于辩题的敏感程度,并让学生自己对辩题具有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我们近期一直训练的事情。主要方法就是短时间内通过头脑风暴来进行辩题的剖析和深入,比如会让学生在十分钟以内 对一个辩题进行思维扩散 让他们尽可能的,绞尽脑汁的联想有关的一切内容,并以主次程度,关联程度来进行排序,时间结束进行集体讨论,让他们了解其他小组有哪些新奇的,没有想到的点,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和对比后,他们会对自己想出的东西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反思,这甚至会让有些学生对辩题有一个更加新颖的论点。这个方法主要还是重复的锻炼学生们对辩题的思考深度和宽度,让学生们以发散性的思维看待辩题,也更深刻的理解题目。

我院统一对大一新生播放了辩论演示赛视频,这支视频是由我们学院优秀的辩论骨干和辩论助理参与拍摄完成的。看完这个视频后能感受到大家对于辩论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对于各个辩位的职责和顺序,注意语言上的精确性,逻辑性以及简洁性等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辩论实战总结

从第十一周开始,逐步开始进行完整流程的辩论,在第十一周的第一场训练,首先进行各组的流程展示和各个辩手对稿子的熟悉程度,通过两次训练并结合思维导图让同学们对于整体流程更加熟悉对自己辩题更加了解。且从第十一周的第二次训练开始要求大一进行完整的辩论训练:

22人工智能一班

辩题:对于年轻人来说,信用消费是不是消费陷阱。

正方:对于年轻人来说,信用消费是消费陷阱。

观点总结:

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有限,信用消费容易导致冲动消费。

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容易被误导。

年轻人普遍没有足够的债务偿还能力。

反方:对于年轻人来说,信用消费不是消费陷阱。

观点总结:

年轻人是年龄在15岁到24岁之间的年轻人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

信用消费这种消费形式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信用消费可以提升年轻人的行动力,促进消费。

消费陷阱是指商家给消费者设置的隐形消费,以至于让消费者花费更多的钱财。

辩论总结

1.存在的不足:

部分同学准备不充分,在对方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时无法很好的回答。

对于辩题的理解深度不够,还停留在表面问题上进行讨论。

2.辅导员总结与建议: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辩论,有的同学还是出现了怯场,紧张的问题,这是因为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辩论的模拟,但是相信通过天华长时间的辩论训练,同学们可以减少紧张的问题,第二点就是没有重点,思考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在一起讨论辩题时应该多思考深层次的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

22人工智能二班

辩题:学生团队的优势主要取决于成员的个性还是共性。

正方:学生团队的优势主要取决于成员的个性。

观点总结:

团队中每个人都有重要的职责,分工明确才能运行。

团队需要有领头羊。个人能力在团队中也十分重要。

反方:学生团队的优势主要取决于成员的共性。

观点总结:

团队有了凝聚力才能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团队每个人的个性都会为团队带来优势,这些不同优势集合成更大优势。

辩论总结

1.存在的不足:

四辩单纯的读稿子,对前面一二三辩的观点加以总结陈述而已,没有自己的理解。攻辩时会举一些不太好不太恰当的例子。还是因为辩论经验太少,积累太少,只能硬挤牙膏。

自由辩论环节有很多问题,回答与提问之间双方沉默实践太长现连站现象,一辩与四辩在自由攻辩环节参与很少,发表观点时的声音也有些太轻。

2.辅导员建议与总结:

同学们应严格遵循辩论礼仪与流程,作为一名辩手,基本的规则一定要明白,对于流程应当严格遵守,这不仅仅体现的是个人素质,也代表了一个团队的素质。对于出现的连站,不回答问题,攻辩环节反问等问题在以后的训练一定要杜绝。

22汽车服务工程

辩题:大学学风建设靠制度约束还是自我管理。

正方:大学学风建设靠制度约束。

观点总结:

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

遵守制度的观念深入大学生的观念中。

自我约束受制于许多不稳定因素。

反方:大学学风建设靠自我管理。

观点总结: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素质,能够进行基本自我管理。

大学培养的是人格独立,而自律有助于大学生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

辩论总结

1.存在的不足:

在准备时很充分,查阅了许多的数据,但在辩论的过程中单一的举出数据,不做说明。

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关联。

2.辅导员总结与建议:

同学们在辩论时有数据支撑很好,但是单纯的有数据不够,还需要我们把数据于自己的想法很好的链接起来,不能单纯的摆出数据,不去探讨为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有依赖心理。一定要在论述数据的同时加上自己的思考。

22中本汽服

辩题:疫情防控靠制度还是靠自我防护。

正方:疫情防控靠制度。

观点总结:

疫情防护制度的强制性。

疫情当中制度的稳定性。

制度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

反方:疫情防控靠自我防疫。

观点总结:

个人的防控相比于制度更为便捷,更为灵活。

防疫不仅仅关乎到自己,并且关乎到身边的人。

个人防控是制度所实施的前提。

辩论总结

1.存在的不足:

有自己的想法,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观点。讨论的很充分,但是提出的问题很简单,无法很好的进行辩论的讨论。

2.辅导员总结与建议:

同学们仍需要多多的练习,才能更好的把自己想说的话更好的表达出来。

可以听出来同学们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在提问或者被提问时无法很好的与自己的持方结合,讨论的问题都很简单,不能只留于表面讨论。

.对辩论遇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总结

1.经过短时间头脑风暴训练方法后,大部分同学能说出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不能有理有据,有框架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讲了一大堆模棱两可的话,我听下来没有重点。想法和成文是两种概念。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我认为,第一,他们大学之前没有很多的渠道去开口表达自己,而且之前也没有较多的接触过辩论,他们不敢表达,害怕出错。

针对于这个问题,我会让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大声朗读,不管是自己喜欢的文章,新闻还是辩论稿都可以,主要目的让他们习惯大声的去表达。

2.脑中没有清晰的逻辑框架,想到什么就把什么说出来,这个原因导致了他们心中有货却不善言辞,这点是非常吃亏的。为了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我会让他们慢下来,让他们慢慢的 去表达,让大脑在嘴巴之前,把自己的想法想明白再说出来。然后我找了辩论功底较强辩论助理,让学生对着辩论助理一对一的阐述辩题,辩论助理进行辅导纠正的同时,也会表达出自己对这个辩题的看法,让学生们看到听到 他们是如何有逻辑有框架的进行演讲,和自己的表达进行比较。在这种一对一的,有针对的辅导下,学生们的思维逻辑有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