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二教研组辩论情况
大二教研组在陈树平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本学期涉及辩论A组7支队伍,B组8支队伍,截止至十二周已完成第一个中文辩题的训练和考核,因为在第一次的辩论训练之中辩论A组整体考核情况较好,因此我们开展了新一轮A组和B组的对抗训练,有助于A组和B组在本轮训练过程中不断弥补上一轮训练中出现的的不足,促使大二的学生们在训练成效上有所突破。本周,围绕大二教研组辩论训练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措施总结如下:
02 问题及解决方法
就辩论训练的效果而言,我们通过利用全新的分组对抗方式,对辩论相对突出的A组同学而言能够通过辩论获得在互相身上得到成长,同时教研组也有辩论技巧讲解、对辩题含义的剖析等环节,使同学们从根本上提升辩论的水平;同时将各个不同班级的小组打乱顺序,组成班级与班级间的对抗,在思维逻辑碰撞时产生“火花”引发大家的不断交流得到提升,也使不同班级的同学间变得更加紧密,提升同学们对辩论的积极性。但由于A、B组的起步点不同,所以B组是我们教研组进行辩论指导的重点,对A、B两组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B组的学生,他们相对A组的对辩论含有的热情、口头表达的能力、破题进行的程度、分工合作配合等都存在一些薄弱之处,组与组、学生与学生之间辩论素养也良莠不齐。
就在辩论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而言,我们在指导过程中主要发现通过日常训练不断出现如下问题:1、开篇立论中缺乏判准,破题不到位对辩题理解不够准确,思维较为固化。2、陈词和总结偏离论点,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只是一味的使用举例和列数字,没有围绕论点展开具体的讨论和交流。3、双方立场不明确,过分依赖手中的稿件,经常出现缺乏感情的读稿情况。由于上述情况不断出现所以我们针对辩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每周都会召开辩论分析及交流研讨会,意在指出问题,集中大家的意见取长补短,提出建议解决当前的问题。
比如针对破题不够深入,第一个辩题结束后再开启第二个辩题时同样也有可能会发生类似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破题时过于依赖搜索引擎,简单地网上搜索一下,不作任何思考和讨论,经常就辩题内容出现错误理解都未能发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研组决定每一次辩题破都会提前安排下小组逐个进行破题指导,诱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讨论辩题,找出判定词,指出关键点,并设定评判标准;针对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表述脱离开篇陈词的问题,教研组也会积极的指导同学们使用相应的辩论技巧,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不断使同学们在陈词环节组织出更好的语言,期间也会不断进行提醒陈词的小提示,提醒同学们在立论中是否有合适的定义、论点和判定标准,久而久之他们的讨论也会越来越趋向核心内容,改掉表述时脱离开篇陈词的小问题等,针对每一项问题都进行剖析,找到最适合同学们的解决方式,同时也让同学们在辩论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辩论技巧。
03 辩论总结
截至目前,我们教研组考虑到学生辩论的实际情况,预计本周基本可以完成第二个中文辩题的训练,下周开始对B组进行逐个考核,期间穿插教研组成员的提问等环节,全方位的评估训练成效,对不合格的小组再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