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浓,万物生
龙翘首,花正盛
农历二月初二
民间俗称“龙抬头”
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的习俗
剃龙头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拾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起龙船
古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龙抬头时节中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祭灶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士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
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古人认为士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
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日:“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时春雨贵如油。
龙抬头的食物
咬“龙鳞”
二月二,吃春饼炒合菜,称为咬“龙鳞”,有期盼和睦团圆之意,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挑“龙头”
二月二,吃卤猪头肉,又被称为挑“龙头”,龙年一定享好兆头!
扶“龙须”
二月二,吃牛肉龙须面,也被称扶“龙须”,顺顺溜溜一整年!
睁“龙眼”
二月二,吃菜肉馄饨,被称睁“龙眼”,耳聪明目每一天!
壮“龙胆”
二月二,吃炸糖糕,被称壮“龙胆”,有胆有识,龙年大发!
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祈龙赐福;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二月二龙抬头,抬起一年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