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于2024年6月21日下午13:00在体育馆隆重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校务委员会常委、校党委书记高建华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林军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吕博教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刘伟教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时书剑教授以及人工智能学院专业教师、正副辅导员们出席典礼。本次典礼由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科主持。
典礼伊始,先由一段视频作为暖场来回顾毕业生们大学四年的青春岁月,视频中的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笑脸,记录了同学们在学校的点滴瞬间。
第一阶段:毕业典礼
第一项议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下午13:00,毕业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师生起立,目光坚毅,共同唱响国歌。
第二项议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华教授讲话
首先,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华教授上台致辞,他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人工智能学院357名2024届毕业生表示最诚挚的祝贺。他希望同学们毕业之后,学会终身学习,拥抱变化,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他提到,无论毕业之后身处何方,都要勇于实践,从大局出发,做出有担当的决定。在追求事业和梦想的同时,要热爱生活,做到平衡发展。要心怀感恩,感谢那些在成长道路上帮助过你们的人,在未来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
高书记衷心祝愿人工智能学院的毕业生们能够带着母校的祝福与期盼,怀揣梦想,在社会中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第三项议程: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凌旭峰教授致辞
随后,凌旭峰院长结合人工智能正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等内容为毕业生们提出三点希望。他表示,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珍惜四年同窗情谊,在人生路上携手前行,在事业上合作共赢,在生活中彼此关怀,互帮互助。作为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需要将专业发展作为立身之本,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掌握核心技术。要勇于创新,善于协作,提升领导力,在实践中砥砺人工智能专业素养。他期望,毕业生们能常回母校看看,秉持“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弘扬“专通雅”的天华精神,以优异成就为母校增光添彩。最后,凌院长祝愿同学们能够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第四项议程: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吕博教授宣读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生党员表彰决定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吕博教授宣读了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生党员的表彰决定,并邀请他们上台领奖。
第五项议程: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生党员上台领奖
第六项议程: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时书剑教授宣读人工智能学院关于表彰2024届考研、留学及荣获校级优秀论文的决定
院长助理时书剑教授宣读了关于表彰2024届考研、留学及荣获校级优秀论文的决定,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优异成果表示肯定与祝贺。同时,邀请他们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
第七项议程:2024届考研、留学及荣获校级优秀论文考研、出国留学的上台领取纪念品
第八项议程:优秀毕业生代表20通信国际课程合作1班曹奕发言
曹奕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校期间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对自身成长的感慨。她提到,20级的毕业生们共同目睹了人工智能学院的落成,看到了人工智能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通过四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学校、所有老师和默默辛苦付出的辅导员们的感激之情。她表示,希望毕业生们在追寻梦想的同时,带着母校的期望、老师的教诲、家人的鼓励,砥砺前行,争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青年,做“专、通、雅”的天华人,争取为母校增添光彩。
第九项议程:教师代表集成电路专业教师王敬一发言
王敬一老师通过自身经历来鼓励学生们,需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追求创新,勇敢面对挑战。同时,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坚持自己的梦想。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毕业生们来说,王老师提到,成功是多元化的,不必过分追求单一的标准,而应珍惜并发展自己的独特性。要有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勇气和强大的能力,积极去寻觅属于自己的兴趣,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昂首前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第十项议程:奏唱毕业歌
毕业歌响起,毕业生们纷纷起立,共同唱响这首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歌。在悠扬的歌声中,第一阶段的毕业典礼圆满结束。
第二阶段: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第二阶段由主持人杨奕璇、姚辰烨开场,校务委员会常委、二级学院院长、教授们依次上台。学位授予仪式按照专业顺序进行,毕业生们依次登台,各位老师们为他们轻拨麦穗,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这是一份对毕业生们的肯定与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前程似锦,踏上更美好的人生新征程。
第三阶段:感恩教育活动
优秀毕业生代表们向敬爱的老师们献花鞠躬,并向专业教师、辅导员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教师代表们也为毕业生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愿他们归来仍是少年,未来可期!
至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圆满落幕,毕业生们将带着母校的祝福和期望,迈向新的人生征程。此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不仅是对毕业生们学业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人生旅程的祝福和期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发扬母校的精神,秉持“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