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AI挑战杯辩论赛在图书馆研讨室继续展开精彩角逐。此次围绕“学生就业压力大是否有利于成才”这一辩题,共进行了四场激烈的比赛。
参赛的四支队伍分别是B28组22汽车服务工程1班、B27组22汽车服务工程1班、B25组22人工智能2班和B15组22网络班。评委有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的成雨辛、陈睿瑾、陈艺文、蒋浩颖、汤仁昊。
本次辩论赛还特别邀请到了22中本汽服班班导师徐如斌老师以及22网络班班导师刘彩燕老师和李照泉老师做点评和指导。
在开篇立论环节, B28组22汽车服务工程1班正方认为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他们指出,压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同催化剂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学生为了脱颖而出会更积极地寻找提升方法,从而实现成才。同组反方则持相反观点,他们强调过大的就业压力会给学生带来沉重心理负担,导致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滋生,干扰学生学习和生活,阻碍成才。
攻辩环节,B27组22汽车服务工程1班正方以寒门学子在压力下逆袭的案例为据,说明压力能激发潜能,是成才的重要因素。同组反方则以心理学研究成果反驳,指出长期高压力会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学习效率和质量,不利于成才。
自由辩环节更是唇枪舌剑。B15组22网络班正方强调就业压力能培养抗压能力和竞争意识,这在现代社会至关重要。同组反方则反驳压力过大可能让学生失去信心和创造力,陷入自我怀疑和恐惧,无法发挥潜力。
四辩总结时,B25组22人工智能2班正方再次强调压力的积极作用,认为负面问题可解决。同组反方则梳理要点,强调过度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和对成才的阻碍,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创造宽松环境。
比赛结束后,老师们分别进行了点评。徐如斌老师肯定双方表现,提醒正方注意压力与成才平衡,反方进一步阐述促成长办法。刘彩燕老师指出双方紧扣辩题但引用案例有瑕疵,需更严谨。李照泉老师提到正方开篇可细化压力对个体影响,反方剖析因果关系要加强。
最终,经过四场激烈的辩论,获胜方均为反方。此次赛事还涌现出了多位优秀辩手,最佳辩手分别为B28组22汽车服务工程1班沈嘉凯、B27组22汽车服务工程1班张嘉诚、B25组22人工智能2班张文鑫、B15组22网络班夏风雨。最佳辩手们的精彩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评委有所变动,参赛队伍无误)
这场辩论赛不仅是语言较量,更是思想碰撞与交流。它让我们深入思考就业压力与成才的关系,为教育和引导学生提供新视角和启示。它提醒我们在关注学生成才时,要合理考虑压力因素,避免过度压力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也让我们期待接下来的比赛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和深刻的思考。
人工智能学院新媒体中心
撰文:陈艺文
摄影: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
排版:陈艺文
审核:秦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