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20:30,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友谊赛在日华楼四楼辩论教室热烈展开,此次参赛的两支队伍分别是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以及初等教育学院熙言辩论队。此次辩论赛的主席是来自24 人工智能 1 班的袁林泓,评委是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队长陈睿瑾,副队长成雨辛,初等辩论协会会长张沁琳和熙言辩论协会队长程一朗。
本场辩论围绕“拥有执念是人生之喜/人生之悲”的思辨性辩题展开。正反双方辩手你来我往,妙语频出,让现场氛围持续升温。
正方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以“能否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为评判依据,亮出多个有力论点。比如“拥有执念赋予生活积极意义”,让人们在追求中更有动力;“有利于保持本真不忘初心”,使内心坚守纯粹;“更利于社会发展前进”,点明其宏观价值。立论时,以诸多仁人志士怀揣执念克服万难、实现理想并收获成长喜悦为例,充分论证执念是人生之喜。
反方初等教育学院熙言辩论队依照“妨碍个人成长、约束自我意识”的判准进行反驳。他们指出,当在某事上投入沉没成本过高,执念生根后,人们会失去放弃的勇气,陷入自我束缚,而且执念引发的强迫思维若与外界不协调,还会造成认知失调,致使人们陷入偏执,忽视美好,停滞不前,所以执念是人生之悲。
随着辩论的深入,双方的观点逐渐丰富起来。尽管在某些问题上,比如如何看待执念背后的心理动因及其可能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但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项共识——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对目标的不懈追求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共识让辩论超越了表面的争论,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辩论结束后,评委们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辩手们的充分准备、敏捷思维以及出色的团队协作,展现出较高的辩论水平,又指出了部分细节上有待改进之处,为辩手们后续提升提供了方向。
这场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辩论友谊赛圆满落下帷幕,两支队伍在赛场上激烈角逐、各展风采,不仅加深了彼此对辩题的理解,更让友谊在思想的碰撞中升温。相信未来,天华学子将带着这份对辩论的热情与收获,在更多的辩论舞台上绽放光彩,为校园文化增添别样精彩。
人工智能学院新媒体中心
摄影: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
撰文:人工智能学院明智辩论队
排版:陈艺文
审核:秦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