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教育赋能,青春报国”的时代使命,人工智能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全政同学,走进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小学部课堂,开展了一场充满奇思妙想与硬核科技的“火箭梦工厂”课程。全政同学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将前沿教学理论与生动课堂实践相结合,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亲手“设计-建造-发射”属于自己的火箭,通过精心设计的闯关游戏、智能机器人互动、3D打印实景呈现和模拟软件入轨任务,点燃了孩子们探索宇宙的炽热梦想,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课堂伊始,全政同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带孩子们回顾了火箭从古代雏形到现代庞然大物的演变历程。
面对“火箭怎么飞上天”的疑问,这位大学生志愿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演示,揭示了反冲作用力的神奇力量。
设计环节,全政同学亮出了他的“秘密武器”——一个精心策划的火箭设计师闯关游戏!他将复杂的火箭设计拆解成趣味关卡(如“外形草图关”、“功能脑洞关”、“材料选择关”等),引导孩子们一起协作,在游戏中一步步绘制出他们心目中的“梦幻火箭”。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在画笔下尽情挥洒,课堂变成了热闹的设计工坊。
机器人登场:可爱的智能伙伴 yanshee机器人 闪亮登场!它不仅与孩子们亲切互动,更化身“火箭设计质检员”,用AI打分的方式对孩子们的设计草图进行趣味点评和“验收”,新颖的形式引来阵阵惊叹与欢笑。
为了让创意不再停留于纸面,志愿者引入了 3D打印技术。课堂上,他现场选取了几组最具特色的设计图,快速建模并启动3D打印机。孩子们屏息凝神,亲眼见证自己画出的火箭从平面图纸“跃然”成为立体的、可以触摸的模型!这种将“想象”瞬间变为“现实”的魔法,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全政同学使用 《SimpleRockets》航天模拟软件,将孩子们设计(部分通过3D打印实体化)的火箭“搬进”了虚拟太空。在他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设计的火箭在屏幕上点火升空,穿越大气层,最终成功完成了一项简单的轨道运输任务!当卫星展开太阳能板时,整个教室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与掌声。看着自己参与设计的火箭“飞”入轨道,成功的喜悦与航天梦想一同在孩子们心中升腾。
梦想的种子已然播撒
“太神奇了!我的火箭真的‘飞’上天了!”“我长大了要当火箭工程师!”课后,孩子们仍围在全政哥哥身边,兴奋地讨论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眼神中闪烁着对宇宙的无限好奇和对科技的浓厚兴趣。
创新性地融合了趣味闯关游戏设计、智能机器人互动、前沿3D打印技术和航天模拟软件实战,不仅是一堂生动的航天科普课,更是一次成功的STEM教育实践。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与工程思维转化为孩子们可参与、可触摸、可实现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低龄学子的科技创新热情,充分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科普教育中的创新思维与责任担当。这堂充满童趣与科技感的课堂,无疑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火炬,照亮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撰文丨刘彩燕 全政
排版丨陈兆宇
审核丨刘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