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选拔赛暨2019年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顺利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冬瓜工作室代表队在本届比赛的结构题中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图1:大合照)
当日早上六点,在天华学院董事会与校领导的支持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冬瓜工作室代表队由工学院赵艳妮和实习实训处李忠唐老师带队,率领工学院与教育学院的13名队员于八点到达上海交通大学为大赛做准备。
(图2:参赛道具)
天华学院冬瓜工作室在本届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的参赛项目为结构题和古典题,每题都包括即兴题与长期题。其中在结构题的长期题中,需要队员自己构思剧本,并在剧本中用自制的由轻木制成的不足15g的结构投掷出去,并穿越障碍横杆,经受落地冲击之后在结构上压制杠铃片测试其承重能力,评委根据参赛队投掷装置的承重效果与表演的融合性进行打分。
(图3:比赛过程)
在即兴题的比赛过程中,冬瓜工作室参赛队员根据评委给出的词语迅速进行头脑风暴,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了评委满意的答案。在上午完成即兴题的比赛后,参赛队员在准备区积极准备,搭建长期赛所需的道具、器材。在长期赛的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熟练操作着由他们亲自花费三个月自制的道具,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展现出队员之间极大的默契度。通过心有灵犀的相互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精彩的舞台节目展示。尤其在结构题的压制杠铃片项目上,参赛队员在轻巧的结构上压了26片重达半吨多的杠铃片,成为今年赛场上杠铃片数之最,也赛出了冬瓜工作室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其难度不亚于用十根牙签制作结构来承载一个成人的重量。最终,参赛队员凭借着出色的动手能力娴熟使用道具完成各项参赛指标,圆满完成了比赛。
(图4:“投掷结构”比赛现场)
在本届头脑奥林匹克选拔赛暨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中,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冬瓜工作室代表队凭借队员们的三个月含辛茹苦的积极准备,在赛场上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在长期赛“投掷结构”的赛题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希望天华学院的莘莘学子能像这些优秀的参赛队员一样,把头脑风暴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以天华学院作为自己梦想的起点,通过把个人的奇思妙想和团队的积极合作相结合的方法,在充满着梦想与机遇的天华学院里力争上游,勇于追梦,逐梦天华。
(图5:小组合照)
撰文:王新宇
拍摄:唐银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