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携手,齐心育英才”—工学院家长开放日活动

发布者:张焰梦发布时间:2019-11-29浏览次数:139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我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同时,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20191129日,我校顺利开展“2019级新生家长开放日”活动。

1310,工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科带领新生家长们参观鑫华楼金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光华楼汽车服务过程实训中心等工学院实训基地。由工学院实训处陆文龙老师向大家介绍实训中心优秀的教学条件、与国际接轨的高端设备以及实训的安全工作,让家长们对子女所学专业涉及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学校教育模式,教学环境、设备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赵科书记还向家长们介绍了工学院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上海市创客大赛等比赛中分别取得世界第二、上海市第三的好成绩,鼓励家长激励孩子多参与比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1340,家长代表们来到了明华楼460参加“2019工学院新生家长见面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工学院院长林军老师、院长助理时书剑老师、党总支书记赵科老师、新生辅导员徐婧老师以及各专业主任石玲老师、朱龙俊老师和朱姗老师。本次会议由赵科书记主持。

会议第一项由林军院长致辞。首先林院长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表示感谢,赵科书记也对家长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紧接着,林院长简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家校联系,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我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同时,鼓励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第二项由时书剑老师为新生家长们从学院概况、国际化教育和学院发展三个方面对工学院进行介绍。工学院成立于20139月,由原机械工程系、原电子信息系和原计算机系整合而成。

首先,时老师介绍了工学院强大的师资队伍,并展示了在这支队伍的带领下,工学院学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些荣誉都象征着我们工学院教师优秀的教育水平。随后,时老师讲述了工学院国际合作专业,包括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中英合作专业,还有工学院所有关于毕业实习、暑期夏令营的中法合作专业。其中,中德合作从2018年开始实施,开设双证融通的国际课程班,与德国手工业行会联合培养,达到学校要求的学生可以赴德国进行教育培训,得到国际行业认可的证书;中英合作专业自2019年开始实施,1-4学期学习综合英语和通识选修课,2-6学期学习8门国际合作专业课程,中教导读,外教授课,符合条件的同学就可以去英国UH(英国赫德福德大学)学习,可以获得双学位;中法合作的每年暑期夏令营,可以让工学院所有专业都参与,第8学期还可以赴法国毕业设计,拥有着机械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际课程合作项目。另外,教师也积极参与国外访学交流。这些都展现出工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最后,时老师阐述学院的发展,讲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工科各专业的促进作用,表明工学院正向智能学院转型,发展智能专业,已与阿里云合作,人工智能实训基地也在建设中,工学院的前景十分光明。

时老师介绍工学院  

会议最后一项为家长与专业主任之间的互动。

首先,网络工程专业的家长对3+12+2两种国际课程合作之间的区别提出疑问,对此,林院长对3+12+2的国际合作课程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解答:3+1国际课程对英语方面要求高,需要考雅思托福,而2+2国际课程没有语言要求,对英语不好的学生更有利,但从价格出发,3+1国际课程的性价比更高,帮助家长们对出国留学的具体情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随后,汽车服务工程的家长对德国行会的含义提出疑问。对此,石玲老师做出了解释:德国行会是很多汽车行业进行系统性培训的地方,是一个权威机构,有利于学生培养专业技能,而它颁发的证书含金量很高,在汽车行业中有一定的地位,很多德企都很看重,也有利于学生就业。

家长提问

石老师回答家长问题

最后,通信工程的家长针对孩子高数难学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向早自习英语教学一样,给高数课程更多的学习时间,希望不仅仅有学长学姐的帮助,还要有老师辅导。针对家长的提议,赵科书记也表明会与任课老师及时沟通,让他们能多辅导学生,适当放慢课程进度,让学生们都能跟上,赵科书记还表明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学生、老师及家长的共同配合,而工科学习难度较大,更需要考验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引导督促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好好努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提问

赵书记回答  

本次活动到此圆满结束。通过本次的座谈会,各位家长对学生学习生活、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继续与学校积极互动以了解学校动态及学生动向,理解学校工作并给予配合,增进家校联系,相互交流与协作,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扬帆远航。

  

工学院新媒体中心供稿

撰写/徐媛媛

摄影/李玮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