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三圈三全十育人” 学习分享讨论会

发布者:人工智能学院发布时间:2020-12-10浏览次数:136

    为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于2020127日工作例会中,布置了学习“三圈三全十育人”的任务。并在129日在明华楼460召开了“三圈三全十育人学习分享讨论会”,全体正副辅导员参加了本次的研讨会。马克思学院副院长丁彩霞老师受邀,为大家系统讲解了“三圈三全十育人”的重点内容。


会议伊始,丁老师结合了多年工作经验和人工智能学院的真实情况,先向大家介绍了2018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183月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室座谈会的会议精神。

丁老师总结如下,教育的地位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工作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

随后,丁老师通过举例人工智能学院每年的学生重点工作,结合三抓三坚持的特色育人制度,详细讲解了“内圈、中圈、外圈”的含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要求,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育人”工作的内涵。

接着,丁老师通过三个层面,概括了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的拓展。第一层面要求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第二层面要求校内外一体化的四个协同:校际协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家校合作。第三层面要求国内国外相贯通——处理好重视好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和保持好思政工作持续性、有效性的关系。


最后,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科老师进行了总结,研究和部署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项工作。

赵老师回顾了两次重要会议的核心内容,希望各位辅导员参与“三圈”的每个环节,在第一圈为课堂服务,做到全员育人,在第二圈要发挥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并参与“中英文辩论”“经典阅读”“德育学分”等育人政策,做到全过程育人,在第三圈进行“家校联动”,抓好并思政课堂,同时辅导员自身做好素质能力提升,做到全方位育人。同时要学会“十育人”的实施途径,明白辅导员是为谁培养,如何培养学生。

以下是参会人员的学习心得。

    赵科书记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认真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明确育人目标。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我们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三圈三全育人是我们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动力。内圈:在第一课堂要围绕配合教学为中心,抓好学生的思政课堂学习和专业课学习、选修课的学习。我们是重要的参与者,实现“全员育人”;中圈:在第二课堂主要是通过“三抓三坚持”为途径,作为组织者和执行者全面提升我们学生的素质内涵建设,实现“全程育人”;外圈:主要是通过家校联动机制,作为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共同支持的工作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最终为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不懈努力。

    金玫老师作为高校思政工作教学者,我从本次学习中,再次加深了解了“全国教育会议”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会议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三圈”中的每一圈都离不开辅导员的参与,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需要多多思考如何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这过程中,还要结合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短板,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天华校园中成长成才。

    李书祥老师2020129日下午15点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正副辅导员进一步深化学习了“三圈三全十育人”的精神。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丁彩霞教授细化讲解“三圈三全十育人”的要求及学习精神。

深入讲解了教育的地位之国之大计,教育的终极目标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立德树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之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工作的关键之教师队伍建设,深刻讲解了“三圈三全十育人”的内在要求,明确辅导员的工作方向。

作为辅导员,对于大一新生,要以目标引领为主题,引导新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对于大二以上的学生,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各类课程学习和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则要以成才报国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利益和人民需要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教育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整体,贯穿大学阶段全过程。

    陈树平老师今天听了丁彩霞老师的有关三圈三全育人的分析和讲解,从辅导员角度来看,三圈中的内圈是第一课堂,也就是教学,而三圈中的中圈是辅导员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作为辅导员,可强化思想引领,建好队伍,落实全员育人。在学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落实三圈三全育人的理念,对于大一新生,要以目标引领为主题,引导新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对于大二以上的学生,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各类课程学习和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则要以成才报国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利益和人民需要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教育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整体,贯穿大学阶段全过程。

    胥德青老师今天听了丁彩霞老师的有关三圈三全育人的分析和讲解,感想颇深,作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理清自己管理教育学生的思路,将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贯穿于青年学子大学生活的始终,比如,在辅导员每一次给学生开班会的前期准备中,应该将育人的理念融入到班会中,通过班会或者平时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要不断加强思政理论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水平,以更好的状态去培育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徐婧老师通过参加三圈三全十育人,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启迪,我将本着坚持辅导员职业道德,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以优良的师德师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认真剖析,深刻反思。工作上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安于本职工作;不歧视冷淡差生。只有及时发现班级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认真洞察教师思想行动的微妙变化,才能防患于未然。

关心学生,尊重人格。平时注意师德师风建设,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基本职责的教师。

    张超军老师感谢丁老师的细致讲解,我深刻意识到了“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性。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如何拓展育人空间和创新育人方法。特别是在“十育人”方面,我们辅导员在一直在“实践育人”的第一线,除了经典阅读和德育学分等学校特色政策以外,班会也是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如何做好班会的准备,如何开展班会,如何总结班会,都是一个合格辅导员的必备能力。尤其是临近期末,诚信考试必然是我们的班会的重点内容,这也是“十育人”的具体要求。

    彭刘刚老师做为一名大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做为老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学生管理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要做到用心育人,学习上要给与鼓励,工作中要给与指导,生活上给与关心和帮助。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我个人以为,育人的方式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所以用自己的行为来给学生做榜样,才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做好育人工作。

    权友良老师通过本次参加讨论会,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辅导员的育人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以德育人”作为工作基础,把“为做人而学习”作为教育的核心。在学生的教育方面,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后续,我会将“三圈三全十育人”的理念贯彻落实,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学生思想教育中,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通过本次学习分享讨论会,提高了全体辅导员对“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的认识,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学习。相信全体辅导员可以把“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要求记在心中,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标准,确保育人工作取得实效。